上一页|1|
/1页

主题:区域开发七宗罪

发表于2011-03-28
近日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中国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未来5年时间,预计中国将有超过半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在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城市提出希望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3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中心商务区。我以为,中国当前这些“数量多、上马快、要求高”的区域开发建设与目前中国所处的阶段存在很大的差异。 
事实上,在过去十多年的区域开发当中,因为大干快上,那些短短几年里建设起来的项目存在着诸多问题,重点表现为“多、空、大、同、乱、缺、残”七个方面。多,多达遍地开花;空,空城鬼城与卧城;大,大兴土木,盲目攀比;同,同如千城一面;乱,乱得混乱无章;缺,缺到要素缺失,隐患丛生;残,残背社会和谐。 
今天,实际上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些现状,因为很多不是规划层面的问题,很多也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很多也不是单纯在业务能力和专业能力方面的问题,而是还在于政府整体的导向性,特别是每一届政府的导向性的问题。这和规划本身既相关也不相关,一届政府领导的一把手上台以后,总不喜欢沿用上一届领导已经制定的一些相关方向,总希望有一些创新的、全新的发展方向,这就造成了很多区域开发过程当中昨天往东、今天往南、明天往西、后天往北,东南西北绕一圈,每一个点都没有做好。这是中国各地区区域开发当中的最深层次的问题。 
虽然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但是CRIC仍然希望可以通过“七宗罪”中的案例,能够让大家在区域开发的专业和技术方面有所启发、有所警示。

从西南边陲到东北一隅,从大漠边关到太湖之滨,仿佛一夜之间,到处都充斥着造城者的身影。造城运动像流感一样,在每一座城市“传染”开来,全国的新城数量,怎一个“多”字了得。城市是生长的,还是被制造的?



在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不断涌现,新城开发被认定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鬼城”、“卧城”和“空城”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们有的时运不济,遭遇经济大环境的萧条;抑或遇人不淑,建设主体缺乏配合协调;也有甚者操作失误,造成重大遗憾。必须痛定思痛、检讨“转型”。



“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没有最宽,只有更宽”。当城市建设进入盲目攀比的状态,无视“市场之手”的力量之时,再宏伟的建筑、豪华的地标都无法掩饰新城发展中呈现的种种弊端。一番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过后,人多地少的中国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如果说新城较之政府,如同孩子较之父母。那大多数“父母”似乎忽视了其最重要的“个性培养”。于是乎,“父母”给孩子制定了如出一辙的“人生轨迹”(规划布局);精心设计的“未来职业”(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连“穿着打扮”(外貌)也“时髦地”追逐着流行趋势…… 



“萝卜快了不洗泥”!在大干快上“五年成形、十年成城”的急切冲动下,中国用近15年时间完成了过去百年所不能造就的城市建设,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标准,不切实际随意扩大规模的大手笔的规划建设,催生出一则则新城乱象:功能布局失衡、空间交错芜杂、迷宫般的交通……而这一切混乱表象的背后,既有先天设计缺陷,也有管理主体心中章法的迷乱。 



在“让城市高起来、亮起来、洋起来”的号召下众志成城!于是乎,拔苗助长,贪大求全的结果是城市华丽的外表下捉襟见肘和营养不良,有些病患可以靠后期治愈,有些缺陷却不幸酿成慢性病,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和谐社会,原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如今却有很多权利机构打着“和谐”的幌子,做着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事:为造新城,大规模的“跑马圈地”、不惜血本做足“形象工程”、玩转“概念炒作”;肆意造城,使很多新城变成了“孤岛”,越发展越“贫困”……长此以往,如果人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被和谐”的社会中,将何其哀哉?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