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地产已经全线崩溃

发表于2008-11-28

9月15日至11月15日,是金融危机以来地产业坏消息最多的两个月,先是雷曼兄弟破产后中国地产股全线下挫,后是万科宣布削减开工计划,然后是北京、上海、广州楼市几乎进入历史冰点,地产商发出全线告急的呼救。但网民们依旧不依不饶,这两个月,在舆论层面,整个沸腾的国民情绪似乎都在与地产业进行着对峙甚至是对抗。 
面对楼市的销售告急、停工告急、续贷告急、信心告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在金融危机后,首次对各地楼市展开了历时半个月的行业危机大调查,并邀请资深行业人士和专家学者对当前困局进行了深刻解剖和分析,以期公众和政策制定部门能对今日之房地产业危机,有一个客观、全面、清晰的了解和定位。 
广州火车站是民工流向的晴雨表。11月7日,从东莞樟木头一个建筑工地返乡的农民工巨红卫正在这里转车。三个小时后,他乘坐的K227次列车就要把这位“没活干”的青壮年送回他的家乡甘肃。面对着记者的提问,丢失了饭碗的巨卫红捏着那张车票显得非常局促。他说,“眼看快到年底了,但工地却突然停工,能不能领到工钱,我们的心里真的没什么底。” 
这多少会让人联想起十四年前房地产业、建筑业的“海南大撤退”。当年,随着琼州海峡一班班渡轮搭回了几万名没活干的农民工,留下的是荒岛般的“烂尾楼”。 
全线告急 
面对房地产业是“救”还是“弃”的不同看法,11月6日上午,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07.HK)创办人兼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他的二楼办公室,出人意料地指着一篇《降价潮:钢铁业突现全线亏损》的报道,表达了他对当下地产困局拖累多个行业的忧心。 
中国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重工总经理向文波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传递着上游产业的看法。他甚至说,假如搞垮所有房地产老板甚至千刀万剐能让所有人都能住上好房的话,他们肯定也会为国捐躯!显然,楼市中呈现出的风雨飘摇,已影响到整个中国经济上下游的产能和供需关系。 
其实,对危机早有嗅觉的碧桂园已经减速。就在杨国强此番侧面谈话之前,这家中国区域用工最多的地产公司开始缩减开竣工面积。此前,万科地产也两次下调年初制定的开竣工面积。这两大地产“巨无霸”的每一次开工面积下调,无疑都对A股中的地产指数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碧桂园都要减速,那将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广东一位地产同行评价。自创建以来,碧桂园就是以“薄利多销、快速销售、大盘开发”为战略,成为去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如今,庞大的土地储备和建筑用工,不仅没能实现它对“民生地产”的贡献率,反而加剧了失业潮和楼市信心危机。 
记者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加入这支失业大军的还包括过去受惠于这一产业链的创富阶层,尤其是一些活跃在房地产中介机构、策划机构、广告公司的年轻白领,以及那些以装修、运货为生的城市边缘人群。最可怕的是,江浙一些地产公司老板已安排好家人出路,随时准备卷铺盖宣布破产。 
停工告急!就业告急!续贷告急!地产业的整条产业链告急!这条紧绷在地产公司身上持续14个月的资金链,会不会戛然而断,“时间表”就在年关前后。“地产商与银行曾是亲密无间的生意伙伴,而现在这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却变成警惕的路人。”一位在广州参加近日银企恳谈会的专家指出。 
然而,中国民众并没在这轮“楼市大退潮”中得到任何好处。国家统计局一组数据显示,由于楼价下跌,广东人均财产性收入大幅下滑,幅度高达14.6%,湖南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退房、退地、不良负资产和个人坏贷的蔓延,已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形成的有产阶级和民间财富,更直面残酷的现实冲击。 
 

上一页|1|
/1页